close
冠心病,心力衰竭,心肌梗塞,心肌,心律失常
提問: 血壓高
●患者性別:女●患者年齡:49●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:多年史高血壓癥,并伴有頭痛腰痛,心絞痛●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:7-8年●目前一般情況:血壓時高時低●病史:7-8年●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:服藥后減輕●輔助檢查:●其它:
医师解答: 您好: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。它是由于供應心臟營養物質的血管——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所致。臨床上主要表現心絞痛,心律失常,心力衰竭,嚴重時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或突然死亡。心絞痛的發作是由于心肌短暫缺血缺氧所引起的,通常有冠狀動脈血流絕對減少或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加兩種情況,可以在休息時發生,但更多的是在心臟因各種原因負擔加重,冠狀動脈血流不能滿足心臟需要時發生。當心絞痛發作時,往往伴有高血壓、心率加快,而治療心絞痛即在于減少心肌的耗氧量,降低血管阻力,減慢心率,改善心肌缺血,終止心絞痛發作。所以,治療高血壓的機理與治療冠心病的機理相同,兩者并不矛盾。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時,降壓的理想水平是舒張壓在11.4~12kPa左右,過度降低舒張壓可能導致心肌梗塞。有人報道,當舒張壓維持在12.1~13.0kPa時,冠心病病死率最低,而將舒張壓降到12.0~11.3kPa以下時,可因為灌注不足而發生心肌梗塞。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,選用鈣拮抗劑和轉換酶抑制劑,此類藥既可降壓,又可改善心功能。長期應用可持續逆轉高血壓造成的左室肥厚,而后者是導致心衰,心肌缺血,嚴重心律失常,甚至猝死的高危因素。而利尿劑因可使30%高血壓患者血鉀降低,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,使冠心病的猝死人數增加,且可引起血糖、血脂增高,加速動脈粥樣硬化,故一般情況下不用。 高血壓合并心律失常者,應選擇不影響竇房結功能的藥物,如硝酸甘油、硝苯吡啶,慎用減慢心律的藥物,如異搏定、甲基多巴、可樂寧等;合并心動過速時選用異搏定、氨酰心安等,慎用肼苯噠嗪、呱乙啶。  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心肌梗塞時,目前認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使用小劑量轉換酶抑制劑,可防止心梗后心臟結構變化引起的心功能不全,改善病人生活質量。β阻滯劑可有預防心源性猝死和再梗塞的發生,從而可降低心肌梗塞后病人的死亡率。 高血壓性心臟病發生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,是長期持續的高血壓狀態,因此,在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治療中,對高血壓的治療是至關重要的一環。尤其是在高血壓性心臟病未發生前,就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治療高血壓。   對原發性高血壓病應根據分級治療的原則,選用合適的降壓藥和其他非藥物治療措施。使血壓控制在較適宜的水平,避免增加心臟負擔的因素,以防發生心力衰竭。對于繼發性高血壓,要針對引起血壓升高的原發病進行治療。同時采取降壓措施,使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,防止和延緩心臟病發生。對于已發生高血壓性心臟病,而心臟功能處于代償期,要避免能增加心臟負擔的因素,如體力勞動,高鹽飲食,上呼吸道感染,煙酒及精神刺激等;對于高血壓性心臟病處于失代償期,已發生左心衰竭者要積極治療心力衰竭,減輕心臟前后負荷,予以擴血管藥物,利尿,強心治療。心力衰竭糾正后,血壓要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。若患者呈現心肌收縮力低下或反復發生心力衰竭者,可用地高辛維持量口服治療,同時治療各種合并癥,如高脂血癥、糖尿病、冠心病,防止心力衰竭復發。 左心室肥厚早期時不影響心功能,患者無明顯不適,到中晚期可出現心功能不全、心律失常,患者可有勞力性呼吸困難,開始多在重體力勞動時出現,逐漸發展為輕體力勞動時亦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,端坐呼吸,咳嗽、咳痰等癥狀。查體發現心臟明顯擴大。   超聲心動圖對診斷左心室肥厚、左心收縮期及舒張期功能是目前最為可靠而主便的方法。因此,以中、重度高血壓患者應常規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,以了解左室肥厚的程度及心功能情況,以便估計預后。   對這類高血壓患者應認真控制血壓,使血壓降到理想血壓水平。即將血壓降到最大耐受程度,此水平血壓可使心血管并發癥的危險程度降至最低。藥物方面應在醫生指導使用可以逆轉在室肥厚的藥物,如鈣拮抗劑、血管緊張轉換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mal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