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白血病,淋巴,正常,血脂,酸性
提問: 血常規
請問查血常規可以查些什么問題
医师解答: 血液不斷地流動于循環系統之中,與機體的所有組織均發生聯系,且參與機體的每一個功能活動。血液發生病理變化時,常影響全身的組織器官,反之,器官或組織的病變又常可引起血液成分發生變化,故血常規檢測是臨床醫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化驗項目之一,甚至成為某些疾病確診的關鍵 1.紅細胞計數正常參考值 成年男性 ×1012/L×1012/L×1012/L 2周歲后逐漸下降臨床意義 減少 各種類型貧血,如缺鐵性貧血、失血性貧血、營養不良性貧血、再生障礙性貧血等,以及感染、肝病、出血性疾病、白血病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癥、胃切除術后等所致的貧血。有的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下降,也可能產生中度貧血 增多 ;①慢性心肺疾病,如肺源性心臟病、某些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、肺氣腫、心力衰竭等;②真性紅細胞增多癥> 3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;④大量失水、嚴重燒傷等。

;2.血紅蛋白

正常參考值:

成年男性 120~160g/L

成年女性 110~150g/L

新生兒 170~200g/L

臨床意義:

減少:

1 Hb減少的程度比RBC嚴重,見于缺鐵性貧血,即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,主要由于慢性反復性出血所致,如潰瘍病、鉤蟲病、痔瘡出血及婦女月經過多等。

;②Hb減少的程度與RBC相同,見于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,如大出血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急性腎炎、慢性腎炎所致的貧血。

;③RBC減少的程度比Hb嚴重,見于大細胞高色素性貧血,如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的營養不良性貧血和慢性肝病所致的貧血。

增多:

;慢性肺源性心臟病、真性紅細胞增多癥、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、大量失水、嚴重燒傷、休克、高原病等。

3.白細胞計數

;正常參考值:

;成 人 ×109/L

;新生兒 ×109/L

;6個月至2歲 ×109/L

;臨床意義:

;減少:

;①某些病毒性疾病,如病毒性肝炎、流行性感冒、麻疹、風疹、流行性腮腺炎等,某些原蟲感染如瘧疾、黑熱病等,以及傷寒、結核病、極嚴重敗血癥等。

&;②某些血液病,如再生障礙性貧血、非白血病性白血病、粒細胞缺乏癥、脾功能亢進等;③使用抗癌藥物、放療和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者,以及藥物反應,如使用氯霉素、甲磺丁脲、磺胺藥等。

;④自身免疫性疾病,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。

;⑤營養不良、惡病質等。

;增多:

;①急性細菌性感染如扁桃體炎、中耳炎、大葉性肺炎、化膿性腦膜炎、感染性心內膜炎、闌尾炎、腎盂腎炎、輸卵管炎、肝膿腫、癤腫、膿胸、急性風濕熱、白喉、百日咳、敗血癥等,以及由感染引起類白血病反應等。

②某些病毒性疾病,如乙型腦炎、流行性出血熱、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。

;③某些螺旋體病,如鉤端螺旋體病、回歸熱等。

;④急、慢性白血病等。

;4.白細胞分類計數

;正常參考值:

;中性粒細胞:

;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1%~5%

;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50%~70%

嗜酸性粒細胞 0.5%~5%

    嗜堿性粒細胞 0%~1%

    淋巴細胞 20%~40%

    單核細胞 3%~8%

    臨床意義:

    中性粒細胞:

    增多:

    一般化膿性感染、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、中毒、急性出血或溶血等。

    減少:

    某些病毒性、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,以及藥物中毒、放射線損傷等。提示機體抵抗力差。

    嗜酸性粒細胞:

    增多:

    寄生蟲病如鉤蟲病、蛔蟲病、肺吸蟲病等,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、蕁麻疹、過敏性鼻央等,某些皮膚病如濕疹、銀屑病、天皰瘡等,以及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、慢性粒細胞白血病、多發性骨髓瘤、惡性淋巴瘤等。

    減少:

    較嚴重的疾病進行期,待到恢復期時可轉為正常。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后亦可減少。

    嗜堿性粒細胞:

    增多:

    慢性粒細胞白血病、慢性溶血性貧血及脾切除手術后等。

    減少:

    無臨床意義。

    淋巴細胞:

    增多:

    淋巴細胞白血病、百日咳、結核病、某些病毒性感染如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等,以及傳染病或中毒后的恢復期、淋巴肉瘤等。

    減少:

    傳染病的初期、淋巴系統有廣泛破壞后和接觸放射線、細胞免疫缺陷及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。

    單核細胞:

    增多:

    單核細胞白血病、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、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、活動性結核病、瘧疾、黑熱病等。

    減少:

    一般無臨床意義。

請問 單核細胞(%)8。6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310 其他均為正常范圍,這代表什么?
血紅蛋白濃度偏高,建議檢查血脂,看是否血脂較高. 3%-8%是指單核細胞的所占比列.
經常覺得頭沉,視物暈花,腿酸軟,精神不佳嗜睡 兩個月前做過CT正常
是否有高血壓,頭暈可能與您的血脂較高有關. 高血脂癥的藥物、保健 (1)合理調節飲食是治療高血脂癥的重要環節。應限制每日總熱量,使體重逐漸達到標準體重; 限制糖和脂類食物的攝入;每日攝入脂類不超過總熱量的30%。每日鹽小于6克。肉類限制75克。雞蛋每周不超過4個。奶每日限制250克。谷類食物每日350~500克。糖每日10克。新鮮蔬菜400~550克。豆類30克。水果50克。植物油20克之內。 (2)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應少飲酒,不吸煙,適宜的體育運動。 (3)積極治療引起高血脂癥的原發病如糖尿病,腎病綜合癥等。 (4)避免使用某些可升高血脂的藥物。如激素等。 (5)正式使用降脂藥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mal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